盛名之下的印度醫療-視野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盛名之下的印度醫療-視野

        印度醫療水平一直給人價廉物美性價比高的印象:一方面,印度一級大醫院的醫療人才和設備水平比起歐美同行不逞多讓;另一方面,印度的醫療和藥物價格相對低廉。這些優勢成為印度發展醫療旅游的資本,每年赴印治療的外國患者近30萬人。
          
          盛名在外的印度醫療系統其實也潛藏著一些隱憂。近年來,印度涌現大量私立的醫學院,其中部分學校教學不規范,造假之風盛行。
          
          全球最大“醫生出口國”
          
          十九世紀,英國人將歐洲醫學傳入印度,而從二十世紀下半葉開始,大量印度醫生遠渡重洋到達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尋找住院醫生培訓或實習的機會。
          
          如今,印度已經是全球第一大“醫生出口國”。目前在美國行醫的印度裔醫生有4萬人—7萬人,在美國從業醫生人數中超過了5%;英國約有2萬人—5萬人,達到了10。9%;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行醫的印度裔醫生也超過一萬人。
          
          要考進印度頂尖的醫學院,幾率和中彩票差不多。新德里的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連續五年被印度《今日》雜志評選為印度最佳醫學院。
          
          該校的招生文件顯示,每年該校僅招72名學生,而每年報考人數在8萬人—9萬人,錄取率不到1/1000。
          
          同樣,在印度南部城市韋洛爾的基督醫學院,今年有9974名考生報考,最后只招了100人,招生率約1%,相較之下,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2023年的招生率也有3。5%。
          
          外國患者到印度接受治療,同時享受醫院安排的特色旅游服務,這一模式在印度已發展數十年,每年創造產值近20億美元。
          
          印度南部城市欽奈被稱為“印度醫療旅游之都”,作為最早被殖民化的印度城市之一,欽奈較早積累起西醫的手術治療經驗,目前擁有印度最集中的醫療專家隊伍以及國際一流醫療設備。
          
          據統計,每年赴印治療的近30萬外國患者中,有超過80%都會先抵達欽奈。印度醫院每年接收的外國患者中,其中有相當比例是歐美國家的工薪階層,他們的醫保比例不高,選擇來印度治療,可大大節省經費和等待時間。
          
          行醫者缺乏正規訓練
          
          印醫療協會的數據顯示,在印度,大約45%的行醫者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人數接近70萬。這些醫生有一部分甚至在印度最大的醫院工作,出診、開藥甚至給病人動手術。
          
          印度這一人口大國的確存在醫生不足的問題。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印度目前一共有84萬名醫生,相當于每一萬人有7名醫生。在美國,這個比例為25名醫生,歐洲是32名。
          
          但實際上,印度擁有的醫學院比任何國家都多,之所以醫學人才供不應求,是因印度醫學院班級規模相對較小,平均一家醫學院每年約有100名—150名學生畢業。
          
          過去數十年,隨著大量私立醫學院的建立,印度醫療教育系統發生巨大變化。
          
          前衛生部長的蘇亞瑟·勞表示,上世紀90年代,由于公立醫學院融資出現困難,加上醫生數量不足,于是政府修改法例,鼓勵私人建校,“導致給社會輸入大批缺乏正規教育的醫生。”
          
          在1980年,印度有100所公立醫學院和11所私立醫學院。35年后的今天,印度的公立醫學院數量翻倍,增加至183家;而私立醫學院數量翻了近20倍,增加至215家。
          
          數量的增加并不代表質量的保證。印度醫療協會官員表示,很多私立醫學院都是由商人或政治家建立的,他們本身沒有從醫或者從事教育行業的經驗,導致學校的教學質量無法保證。
          
          與此同時,在農村地區的私立醫學院,由于很多人根本看不起病,醫學院的學生實習機會并不容易。
          
          學校“放水”亂象嚴重
          
          政府及法庭文件顯示,在目前印度398家醫學院中,超過1/6的學校曾出現作弊或造假行為。自從2010年以來,至少有69家醫學院被發現有違規操作,例如在入學考試中給考生“放水”,或者在招生過程中收受賄賂等。
          
          印度醫療協會的文件顯示,協會在今年1月進行的檢查中發現,一些醫學院在教學方面存在大量問題,包括教師不足和課室不足等。
          
          但是,即使有正規學歷,也不一定是質量的保證。
          
          成立于1934年的印度醫療協會,專門負責監管醫療教育系統。協會前主席德賽在2010年被捕并遭到刑事起訴,原因是他涉嫌在收受賄賂后,違規允許一間私立醫學院招收更多的學生。在接受采訪中,各醫學院的學校管理層也對印度醫療協會滿腹怨言,他們抱怨協會的檢查標準落后和隨意。
          
          這些問題甚至對奔赴海外的印度醫學畢業生產生影響。目前,印度有數以萬計的醫學畢業生在海外從業,特別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人數最多。這些國家均要求印度醫學院的畢業生在當地執業前,先接受額外的培訓,而他們當中大多數人的執業紀錄都并無瑕疵。
          
          不過,英國和澳大利亞的數據顯示,過去五年,在失去行醫資格的外國醫生中,來自印度的人數均占外國醫生的首位。
          
          兩極分化的醫療體系
          
          近年來,由于貧富差距懸殊,印度的醫療體系逐漸呈現兩極化的發展勢頭:一面是醫療水平在發展中國家名列前茅,敢與歐美國家比肩,醫療旅游業蓬勃發展;另一面是醫院人力、設備和藥物不足,農村人群看不起病,醫學院畢業生質量良莠不齊。
          
          自印度獨立以來,政府大力推動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上世紀80年代初期,印度政府確立在農村逐步建立三級醫療保健網的目標,免費向廣大窮人提供醫療服務。在各大城市,印度政府開設的公立醫院也是窮人看病的首選,醫院對前來就診的窮人免收掛號費。
          
          但是,由于人口數量過于龐大,加上資金匱乏,各級醫療保健中心缺少房舍、人力及醫藥設備不足,加上經費短缺,印度“讓所有人享受醫療保健”的計劃目前基本仍屬紙上談兵。
          
          另一方面,由于擁有高素質的人才、充裕的資金和良好的運行機制,印度一些私立醫院所提供的專科醫療服務,并不遜色于一些歐美的大醫院。但是,這些水平高、英語好、服務意識強,受過西式教育的高素質醫生,絕大多數只面向印度城市富人階級和中產階級。
          
          有統計稱,印度富裕居民中醫生和人口比率可以達到1:500,大約與英國的醫生密度相同。而與此同時,印度窮苦民眾只能去擠人頭涌涌的公立醫院,有些甚至連病都看不起。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久久|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亚洲欧美成人av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五六区| 亚洲色欲色欲www|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亚洲中文无码线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 亚洲av永久无码| vvvv99日韩精品亚洲|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久久亚洲AV成人出白浆无码国产|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亚洲性色成人av天堂| 亚洲三级高清免费|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国产尤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 亚洲影视一区二区| 亚洲va久久久久| 苍井空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一区明星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