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作文集合10篇
【精品】成語故事作文集合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成語故事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成語故事作文 篇1
從前宋國有位農夫,他美了一群小豬,到了冬天,他怕小豬受凍就撿來了許多干草,放進豬圈里,來為小豬取暖。
在一個漆黑的晚上,伸手不見五指,一只迷失方向小的小兔子,找不到了回家路,它覺得又冷又餓,渾身直打哆嗦,想趕緊找個暖和的地方住下這時它看見一個農家豬圈,里面有很多雜草,心想不如今日晚我就在這住一宿,有我最愛吃的食物,又能取暖。等天亮再走。余是,小兔子就偷偷的溜進了豬圈。因為天太黑,兔子不小心掉進了豬糞坑里。任憑它怎么折騰,始終沒有跳出來。
第二天一大早,農夫來喂小獵,他看見掉進糞坑里的兔子,欣喜若狂,一蹦三尺高,心想:今天終于能吃上一頓葷的了,他撈起兔子,拿到房交給妻子,給他炒了一鍋香噴噴兔肉,倆口子吃著這味香可口的免肉,心里盤算著,要是能天天吃到兔肉的話,那該多好呀!農夫想著想著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余是他天天守在豬糞坑旁,希望能每天吃到免肉,可是那有不勞而獲的事呢光想著吃免肉,他也不精心養豬了,后來隨著他的小懶情,小豬便一個個連凍帶餓的都死掉了。
當鄰居聽到這件事以后,就給故事取了名子,叫守豬待兔,后來經過人們一傳十,十傳百,把守豬待兔改成了守株待兔,因為豬和株是同音,所以后來名揚天下的成語故事守朱待免,就是因這個故事而起。
成語故事作文 篇2
看故事學成語札人憂天
杞人憂天
從前,在一個名叫杞(qi))的小國里,有一個膽子特別小,經常怕這怕那的人。有一次,他呆呆地望著天空,忽然心頭涌上巨大的恐懼。他想,如果有一天,這天突然塌了下來,大地也崩裂了,我沒了安身的地方,該怎么辦呢?
他越想越害怕,整天憂心忡忡,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有個朋友擔心他這樣下去對身體非常有害,便跑來勸導他說:“天只不過是聚積起來的氣體,這氣體到處都是。你在這氣體里呼吸、活動,就是在天里面生活,難道還要擔心這天會塌下來嗎?”
杞人問:“天如果真的是聚積起來的氣體,那么日月星辰不是都要掉下來了?”
朋友繼續勸導他說:“日月星辰也都是聚積起來的氣體,只是它們能發出耀眼的光。因為它們都是氣體,所以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到人的。
杞人又問;“那么大地崩裂,然后陷下去,又怎么辦呢?”
朋友再勸導說:“大地其實是一些聚積的土塊,填滿了四方,到處都是。你在它上面走、跑、跳躍,一直與這土地完全連在一起,難道還用得著擔心它舍崩裂嗎?”
杞人聽了這些勸導,終于放心了。而他的朋友也開心地笑了。
成語故事作文 篇3
我讀了一本《中華成語故事》不光學習了很多成語,還知道它們分別對應的故事,特別有意思。其中,我最喜歡幽默詼諧的叫《空中樓閣》的故事。 故事講了一個財主從沒出過遠門,一天他看到鄰村的一棟樓房很羨慕,心想:“我有錢,也可以造呀!”財主一回家,就找了幾個工匠來造樓房,工匠們很快就買來材料,開始打地基造房子了。有一天財主來看,很不滿意地說:“我要的是三樓,誰讓你們從一樓開始的。”工匠們哭笑不得趕緊放下東西走人,只留下財主一個人在地基上發愣。 通過這個故事,我知道了金錢是永遠抵不過智慧的,小朋友們千萬不要學習那無知的財主哦!
成語故事作文 篇4
感恩圖報
春秋時候,吳國的'大將軍伍子胥帶領吳國的士兵要去攻打鄭國。鄭國的國君鄭定公說:「誰能夠讓伍子胥把士兵帶回去,不來攻打我們,我一定重重地獎賞他。」可惜沒有一個人想到好辦法,到了第四天早上,有個年輕的打漁郎跑來找鄭定公說:「我有辦法讓伍子胥不來攻打鄭國。」鄭定公一聽,馬上問打漁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車子?」打漁郎搖搖頭說:「我不用士兵和車子,也不用帶食物,我只要用我這根劃船的槳,就可以叫好幾萬的吳國士兵回去吳國。」是什么樣的船槳那么厲害呀?打漁郎把船槳夾在胳肢窩下面,跑去吳國的兵營找伍子胥。
他一邊唱著歌,一邊敲打著船槳:「蘆中人,蘆中人;渡過江,誰的恩?寶劍上,七星文;還給你,帶在身。你今天,得意了,可記得,漁丈人?」伍子胥看到打漁郎手上的船槳,馬上問他:「年輕人,你是誰呀?」打漁郎回答說:「你沒看到我手里拿的船槳嗎?我爸爸就是靠這根船槳過日子,他還用這根船槳救了你呀。」伍子胥一聽:「我想起來了!以前我逃難的時候,有一個打漁的先生救過我,我一直想報答他呢!原來你是他的兒子,你怎么會來這里呢?」
打漁郎說:「還不是因為你們吳國要來攻打我們鄭國,我們這些打漁的人通通被叫來這里。我們的國君鄭定公說:『只要誰能夠請伍將軍退兵,不來攻打鄭國,我就重賞誰!』希望伍將軍看在我死去的爸爸曾經救過您,不要來攻打鄭國,也讓我回去能得到一些獎賞。」伍子胥帶著感激的語氣說:「因為你爸爸救了我,我才能夠活著當上大將軍。我怎么會忘記他的恩惠呢?我一定會幫你這個忙的!」伍子胥一說完,馬上把吳國的士兵通通帶回去。打漁郎高興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鄭定公。一下子,全鄭國的人都把打漁郎當成了大救星,叫他「打漁的大夫」,鄭定公還送給他一百里的土地呢!
伍子胥為了報答打漁郎的爸爸幫助過他,他不但不攻打鄭國還讓打漁郎得到獎賞,這就叫做“感恩圖報”。
【釋讀】感:感激;恩:恩惠;圖:圖謀;報:報答。感激別人的恩惠而設法報答。
成語故事作文 篇5
三國時候,魏王曹操有個小兒子,名字叫作曹沖。曹沖自幼聰明伶俐、智慧過人,深得曹操的寵愛。曹沖做事愛開動腦筋、勤于思考,才只有五六歲的年紀,就可以想出辦法來解決一些連大人都束手無策的問題。
有一天,吳王孫權派人給曹操送來了一頭大象作為禮物。北方是沒有大象的,曹操第一次見到這樣的龐然大物,心下很是好奇,就問送大象來的人說:“這頭大象究竟有多重呢?”來人回答:“鄙國從來沒有稱過大象,也沒有辦法稱,所以不知道大象有多重。早就聽說魏王才略過人,手下謀士眾多,個個都智慧超群,請您想個辦法稱稱大象的重量,也讓我等領教一下北方大國的風范。”
曹操頓時明白這是孫權給他出的一道難題,他可絕對不能丟這個面子,讓國威受損。于是他召集群臣,傳令下去:能稱出大象的重量的人,重重有賞。大家都絞盡了腦汁,苦苦思索。有人說要做一桿大稈,曹操反駁說就是做出來了,也沒有人能提得動啊。有人說要把大象鋸成一塊塊地零稱,曹操斥責說怎么可能把吳國送的禮物毀壞成這樣呢。人們你一言我一語,就是沒人想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
就在大伙兒都一籌莫展之際,小曹沖忽然走到曹操身邊說道:“父王別著急,我有辦法,我們可以先把大象牽到船上,在船幫齊水處作個記號,再將大象牽走,把石頭運到船上去,一直到船到達先前作的記號為止,這時石頭的重量就和大象的重量相等了。然后,我們再把石頭分別稱一稱,把這些重量加起來,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嗎?”
曹操聽了大喜,眾人也對曹沖的聰慧贊嘆不已。就這樣,大象的重量終于被稱出來了。
兩千多年前,幼小的曹沖就有這樣驚人的智慧,怎不叫人稱贊。這個故事啟發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遇事要多動腦筋,經常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使人變得越來越聰明。
成語故事作文 篇6
小猴子在樹洞邊玩耍,不小心掉進了樹洞,他自己怎么也出不來,老猴子連忙趕過來救他,不料卻把小猴子給淹死了。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有一天,老猴子到河邊去喝水,看到兩個小朋友在玩兒皮球,突然,其中的一個小朋友奮力一擲,皮球掉進了樹洞里。但他們并不急躁,馬上去拿了桶到河邊盛了水,再倒進那個樹洞里,一會兒,水倒滿了,皮球也浮了上來,他們拿到皮球,開開心心的到旁邊去玩了。
老猴子認為這是一個救小猴子的好辦法,于是,就像他們一樣把水倒進了樹洞里,小猴子果然浮上來了,可是他已經死了。老猴子怎么也沒想到,他的方法把小猴子給害死了。他悔恨極了,悲憤的大哭起來。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不是所有的方法都可以如法炮制。就像皮球和小猴子,他們的體積不同,質量不同,受浮力狀態也不同,最終導致,皮球順利的撈出來了,小猴子卻淹死了。
成語故事作文 篇7
從前,宋國有個老頭兒,很喜歡猴子,他家里養了一大群。時間長了,他能了解猴子的脾氣秉性,猴子也能聽懂他說的話。老頭兒愈發喜歡了,寧愿減少全家的口糧,也要讓猴子吃飽。
由于猴子的食量太大,老頭兒家里的存糧一天比一天少了。他想限定一下猴子吃食的數量。就向猴子宣布:“從今天早飯起,你們吃的橡實要定量,早上三個,晚上四個,怎么樣,夠了吧?”猴子聽了一個個都呲牙咧嘴,亂蹦亂跳,顯出很不滿意的神色。老頭兒見猴子嫌少,就重新宣布:“既然你們嫌少,那就早上四個,晚上三個,這樣總夠了吧?”猴子聽說早上從三個變為四個,都以為是增加了橡實的數量,一個個搖頭擺尾,伏在地上,咧著大嘴直樂。
成語故事作文 篇8
負重致遠
“負重致遠”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能背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處的目的地。下面來看看關于這個成語的故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個成語來源于《三國志。蜀書。龐統傳》,統曰:“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
東漢末,襄陽大名士龐德公有個很有才學的侄兒,名叫龐統。那時候,隱居在隆中的諸葛亮常去拜訪龐德公,和龐統也成了好朋友。龐德公非常贊賞他倆的才能,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在龐德公的眼中,他倆都是當世俊杰。
周瑜任南郡太守時,龐統在他手下任功曹。不久周瑜病死,龐統送葬到吳郡。吳郡很多文人早就聽說龐統的名聲,所以等他將要西歸南郡去的時候,大家都去看望他。連當時非常有名的文人陸績、顧劭Ghdo)、全琮等也去了。
大家在昌門聚會話別,談古論今,非常歡暢。談論間,眾名士請龐統評論一下在座人員。
龐統先評江東著名學者陸績,他說:“陸先生像是一匹跑不動但腳力強勁的馬,有超逸的才能。”眾名士聽了,都說他評到了點上。接著,龐統又評顧劭。他說:“顧先生好比是一頭跑得很慢的耐勞的牛,但能夠背負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有人請他評評自己,他頗為自負地說:“為帝王出謀劃策,治理天下,我還是可以勝任的。”
成語故事作文 篇9
今天,我讀了兩個成語故事,它的名字叫《鐵杵磨成針》和《畫蛇添足》。
《鐵杵磨成針》講的是:古時候,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愛學習,放下書包就出去玩。有一天,他在外面玩耍時,看見一位老婆婆拿著鐵棒在石頭上磨呀磨。李白問她干什么?她說,我要把它磨成繡花針。老婆婆堅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李白,他慚愧地低下了頭。從此,他不再貪玩,認真讀書了。終于成了一名偉大的人。這個成語讓我明白了:遇到困難不要退縮,勇敢向前,就一定會成功的!
《畫蛇添足》講的是古代祭祀活動結束后,主人要把一壺酒獎勵給有功勞的喝。但是參加祭祀的人很多,這酒每個人都喝一口的話,那就不夠喝了!大家安靜下來,其中有一個人說:“讓大家都畫一條蛇吧,誰先畫好就讓誰喝 ”。大家都同意了,一個人很快就畫好了。他看看了看四周,沒有一個人畫好。于是,他就自作聰明給蛇畫了腳。這時,另一個人也畫好了,他說:“你見過蛇嗎?蛇是沒有腳的”。說完,一口喝了美酒。這個成語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做到位就行了,不要弄巧成拙,反而壞這件事。
成語故事作文 篇10
歷史的長河層出不窮,讓人琢磨不透……
鵬程萬里
大家好,你們知道鵬程萬里是什么意思嗎?鵬程萬里指的就是……
鵬程萬里是一個成語小故事,這個成語是這樣來的:傳說,在古時候的北海里,有一只大鳥,叫做鯤,它的背像泰山那樣高,后來,又變成了一只大鳥,叫做鵬,鵬展翅高飛,翅膀遮住天空,大地盼著光,剎那間山洞、河谷、堤壩、沙灘,掀起一到狂風,狂風卷起巨浪三千里,直出云霄,驚鬼神。
區區在沙灘上的小麻雀搖搖頭說:“大鵬太累了,像我們這樣只飛幾丈高就落下來,是多么的悠閑自在呢!”
這個,就是鵬程萬里的來歷。對了,再告訴你們一點,形容前程遠大,或者是前程無量稱鵬程萬里。
請君入甕
在唐朝皇帝武則天時代,有兩個苦力,一個叫周興,一個叫來俊臣,有一次有人向武則天告密,說是周興要謀反,武則天就讓來俊臣去審問周興,可是來俊臣并不是直接去把周興抓回來,反而請周興來喝酒,來俊臣不斷的向周興勸酒,周興很快有了醉意,這時,來俊臣問周興:“有些犯人用了刑還不招認,不知周兄有何辦法?”周興答道:“這好辦,拿一只大甕,四面燒起柴火,讓犯人蹲在甕中。”這時,來俊臣就讓人拿一只大甕,四面燒起柴火,周興疑惑不解的問:“賢弟拿這只大甕何用?”來俊臣說:"皇上有旨,命我審問周兄謀反的事!”周興一聽這話,酒也嚇醒了,周興連忙跪下來,磕頭認罪。
請君入甕的意思是:用別人的方法來攻擊別人,形容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
我因時間關系就給你們講這么多了,要是你還想聽的話那就下一次再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