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大自然的演講稿【5篇】
【篇一】保護大自然的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各位新年好!很榮幸能夠在同一戰線上,為森林生態保護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自然保護區管護站站長競爭演講稿。本人加入這個隊伍差不多有兩年,對貓兒山保護區管護站的工作已經有所了解,所以我覺得我能夠勝任管護站站長職位,如果有幸能夠競聘成功的話,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第一,加強巡護路線的巡邏和開辟新的路線。比如說容易發案的地區和火警易發區,對這些地區加強巡邏和監控,爭取將事故和違法行為消滅在萌芽之狀態。
1、協助管理局在周邊社區的宣傳工作,比如防火宣傳,發放宣傳資料等;
2、與周邊社區的團委、學校、老年協會等單位以節日聯歡的形式來宣傳保護區相關的法律、法規,如“五一”勞動節、“十一”國慶節、元旦等節日,我們將聯合當地學校搞文藝聯歡活動,這樣可以達到,教育當地老百姓更重要的是教育學生們,使生態教育深入人心,演講稿大全《自然保護區管護站站長競爭演講稿》。
第三,組織本站人員、護林員、協管員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利用護林員、協管員在當地的威性來宣傳保護區,讓當地群眾真正能以行動參與到保護貓兒山,保護漓江源工作中來,并在新的一年內能夠熟悉一般行政案件的處理程序,以便今后能夠更好的協助派出所處理林業行政案件。
第四,制定本站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計劃,在工作過程中我會舉起我的左手來警示各位一定要注意安全,在一年努力下爭取將我所在站建設成2004度的優秀管護站。
如果能夠競聘成功的話,我會用盡全力來把這個崗位的工作做好,讓各位在今后的工作中來目睹我真正的能力吧!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各位!
【篇二】保護大自然的演講稿
我縣現有**縣**自然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兩個自然保護區。
(一)**縣**自然保護區
**縣**自然保護區建于1995年,位于**縣江界河鎮(原**),地處東經107°18′-107°26′,北緯27°16′-27°20′內,保護區總面積為11000公頃,其中核心區5.68公頃,實驗區10994.32公頃。國有林地384.71公頃,集體林7035.8公頃,耕地面積3579.49公頃,保護區人口約15000人,屬于縣級自然保護區,保護類型為森林生態系統。主要保護對象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南方紅豆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香果樹、省級保護植物刺楸;保護動物有貓頭鷹、紅腹角雉、白腹錦雞、毛腳漁鴞、領鵂鴞、斑頭鵂、灰林鴞、啄木鳥、竹葉青蛇、穿山甲、獼猴、烏龜、小山蛙、銀環蛇、眼鏡蛇、尖吻腹蛇、烏梢蛇、松鼠、壁虎等。2011年成立的江界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屬于副縣級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管理范圍包括**自然保護區,現有編制10人,在編10人。
(二)**縣**自然保護區
林4036.9公頃,耕地面積1831.62公頃,保護區人口約6000人。屬于縣級自然保護區,保護類型為森林生態系統。主要保護對象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三尖杉、南方紅豆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香果樹、省級保護植物刺楸;保護動物有鳶、紅隼、普通鵟、鳳頭鵑隼、鳳頭鷹、紅腹角雉、白冠長尾雉、白腹錦雞、草鴞、領角鴞、毛腳漁鴞、領鵂鴞、斑頭鵂、灰林鴞等。20**年成立的**國家森公園管理處,屬于副縣級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下設**國有林場,管理范圍包括**自然保護區,現有編制20人,在編20人。
(一)**縣**自然保護區
1、保護區內開發建設項目情況
爭取省州項目資金修建了江界河管理所及周邊硬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在江界河的南岸刻上了“**”字形圖案,在北岸刻上了“**水長歌”圖案;對景區3.8公里的護欄進行維護修補、粉刷,全面清理江界河棧道上滑落的石塊以及兩側的垃圾、枯枝雜草,增設垃圾箱等環衛設施,對危險地段進行改造,并增設標識,確保景區道路安全通暢。完成了火金山觀光亭、步道及護欄建設。
經自查,保護區內不存在違法砍伐、放牧、狩獵、捕撈、采藥、開墾、燒荒、開礦、采石、挖(打沙)、影視拍攝等其他法律法規禁止的活動。也不存在破壞、侵占、非法轉讓自然保護區的土地或者其他自然資源的行為。
2、社區、居民點、農田等人類活動情況
保護區成立以來,保護區內社區居民點沒有擴張現象,農田面積一直保持穩定,居民的生產活動對保護區沒有造成任何影響。
(二)**縣**自然保護區
1、保護區內開發建設項目情況
**國家森林公園近年來投入2000余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主要修建管護房主體工程、3幢生態木屋、景區大門、水上棧道、湖心島、停車場、公廁、7公里景區主干道路面的改擴建(加寬、硬化、油化)及環境治理等工程。景區內招商引資珍稀植物園項目建設,目前已投入1000萬元左右。
經查,保護區內不存在違法砍伐、放牧、狩獵、捕撈、采藥、開墾、燒荒、開礦、采石、挖(打沙)、影視拍攝等其他法律法規禁止的活動。也不存在破壞、侵占、非法轉讓自然保護區的土地或者其他自然資源的行為。
2、社區、居民點、農田等人類活動情況
保護區成立以來,保護區內社區居民點沒有擴張現象,農田面積一直保持穩定,但居民的生產活動中農事用火存在火災隱患,增加了森林防火的難度和大量人、財、物力的投入。
1、歷史問題
家森林公園管理處也包括**自然保護區。
2、管理問題
由于管理機構混亂,職責不清,導致自然保護區資料收集困難,管理難度大。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及整改措施
政府組織編制自然保護區規劃,落實管理機構和管護資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自然保護區保護開發力度。
1、建議明確自然保護區管理的歸口部門,落實專人負責管理自然保護區相關資料。
2、建議加大自然保護區經費投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保護效能。
3、建議加強自然保護區森林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制定森林火災應急預案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應急預案,將森林火災受害率和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分別控制在0.68‰和3‰以內。
4、建議加強自然保護區督查檢查工作,杜絕一切損害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的行為發生。
5、建議加強自然保護區安全管理工作,制定應急預案,預防安全事故發生。
【篇三】保護大自然的演講稿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收集關于對自然保護區的批示文件,供大家閱讀!
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
國函〔1995〕129號
陜西省人民政府,林業部、國家環保局:
一、同意建立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約為29906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11000公頃,緩沖區和實驗區面積18906公頃。
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規定,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不得從事林木采伐活動。陜西省人民政府要按照國務院領導同志的批示精神和《國家計委關于陜西省長青林業局轉產安置建立大熊貓保護區方案的復函》(計農經〔1994〕248號)確定的原則,積極籌措轉產安置資金,不留缺口,同時切實用好中央補助資金和國際組織贈款,抓緊落實長青林業局轉產安置方案,確保1997年年底前完成轉產任務。林業部要積極配合,國務院有關部門要繼續給予支持。
三、陜西省人民政府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抓緊組織編制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和建設規劃,建立精干的管理機構,制定嚴格的保護措施,強化統一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林業部、國家環保局要加強對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的指導和監督檢查,積極協助陜西省人民政府做好有關工作,共同把自然保護區管理好、保護好。
國 務 院
6月8日消息 記者剛剛從甘肅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6月7日12時左右發生在甘肅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天王溝的森林火災,截至今天上午各方仍在全力組織力量科學有序撲救,力爭早日控制火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回良玉已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一定予以重視,組織好火災撲救工作。
截止今晨,天王溝火場的3處火點,有1處主要火點得到全面控制,1處得到基本控制,1處由于地勢險要,撲火難度較大,全體參戰人員正在全力撲救。目前未出現人員傷亡情況。據悉,7日下午,已成立了甘肅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火災前線撲救指揮部。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火災撲救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回良玉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一定予以重視,組織好火災撲救工作。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國家林業局向甘肅省政府、省森林防火指揮部發來明傳電報,對森林防火撲救工作提出5條具體要求。
據了解,甘肅省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接報后,省委、省政府領導十分重視和關心火災撲救工作,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指示,要全力以赴撲滅火災。副省長澤巴足要求省林業廳、蘭州市政府和武警甘肅省森林總隊主管領導靠前指揮,全力組織力量科學有序撲救,力爭早日控制火災,并親臨武警甘肅省森林總隊指揮室,研究部署撲救工作。省委、蘭州市委書記陸武成,蘭州市市長袁占亭作出具體安排。
甘肅省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蘭州市西北部,總面積72萬畝,林區主要分布在永登縣區境內。保護區內主要以天然次生林為主,是甘肅省會蘭州市最大的一片天然林地,也是蘭州乃至甘肅中部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20xx年,國家正式批準該林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篇四】保護大自然的演講稿
建議書是單位或集體向有關單位或上級機關和領導,就某項工作提出某種建議時使用的一種常用書信。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自然保護的建議書,歡迎大家查閱。
森林是人類的寶貴資源,森林除了自身的經濟價值外還具有多種作用:森林是自然的保護傘,在茂密的森林中成長著許許多多奇花異草、活動著各種各樣的珍禽異獸,繁茂的枝葉截留降雨,減弱水流對土壤的沖刷。
森林是龐大的氧氣制造廠,森林是良好的吸塵器,森林是自然界的保健醫生,每一片樹葉就是一個濾毒器。
森林是綠色的隔音墻,枝葉茂密的樹冠,對噪聲有很強的吸收和消減作用。
森林無時不在造福于人類,保護森林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十年樹木,一片森林的形成往往需要幾十年或上百年。
時值春季,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迫在眉睫。
1.嚴格遵守野外火源管理“八不準”規定。
即不準在山林中亂丟煙蒂;不準在野外點荒火;不準燒田坎、燒田草;不準在野外燒火取暖;不準在野外燒烤食物;不準在野外燒水做飯;不準在山林中燃放煙花、鞭炮;不準在山中用火燒蜂、驅趕野生動物。
森林防火,人人有責。
2.尤其是即將到來清明節上墳祭祖時,嚴防山林火災發生。
提倡大家文明祭掃,綠色祭掃,以敬獻鮮花等方式替代原來燒香、燒紙點燭,避免火情的發生。
3.家長作為學生的監護人,要積極配合學校,加強對自己子女的森林防火安全教育;要從維護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的高度出發,把森林防火教育作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不斷強化自己孩子的防火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
4.加強對防火的認識,明確防火的責任和失火應承擔的后果。
家長要教育好孩子不要野外用火、玩火、玩爆炸物等,嚴禁子女攜帶火種上學。
春天天干物燥,外出游玩時,教育您的孩子不得在林區內開展任何活動,嚴禁野炊。
5. 一旦發生森林火災,要立即報告,撥打救火電話119。
嚴禁獨自一人撲火,嚴禁組織老弱病殘和孕婦、兒童、小學生上山撲火。
造成森林火災,要依法承擔經濟賠償和法律責任。
讓我們共同謹記:
1、一顆煙頭能毀掉千頃林海,半柱香火可燒光萬畝綠原;
2、造成森林火災,燒毀林木是要承擔賠償責任的;
3、造成森林火災,視情節輕重,將依法受到行政處罰、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和判處有期徒刑等法律制裁。
綠水青山呼喚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風調雨順源于森林與生命相互依存,讓我們同心協力,防火護林,為保護我們的綠色家園而努力!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
我相信每個人都喜歡大草原那一碧千里的景色,我相信每個人都喜歡牛羊在草原上悠閑散步的景色。
那么,就不要去破壞草原,讓那些過度開發草原的人放下那罪惡的包袱吧。
以前的草原,就像老舍先生說的“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可以想象,以前的草原是多么的美,是多么的清脆!而現在,放眼望去,空曠的大草原上,星星點點有幾棵草,灰蒙蒙一片,再也見不到“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景色了。
一半是全球變暖,一半是人為,在這兩種破壞的前提下,大草原上,星星點點,才有幾棵草;空空曠曠,看著不舒心,這都是我們不愿看到的。
所以,我倡議,讓我們一起保護大草原,讓我們重建牛羊以前的家,讓我們恢復草原以前的神色,讓我們向保護眼睛那樣保護我們已經生了病的地球母親!
保護草原,恢復草原,僅靠機械是不能完成的,所以我希望我們每人伸出一只手,那么現在的草原會恢復綠色!告別灰色!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市小學
20----年----月----日
廣大群眾們:
一、盡量少用塑料袋,習慣用菜籃。不用一次性筷子、手套。
二、節約用水。我們可以把每次洗完米的米水拿去澆花或洗菜;每次洗完衣服的水可以拿去沖廁所。不要開了水龍頭就忘記關,要意識到“不要讓水龍頭孤獨地流淚”。
三、不亂砍伐樹木。亂砍伐樹木是我們浪費資源的第一大殺手,許多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卻不顧后果地亂砍伐樹木,我們要意識到森林是鳥類、動物的家園。
四、保護資源。不浪費電、愛護草地。
五、組織植樹活動,讓大家一起來植樹造林。
廣大群眾們,團結起來力量大,讓我們行動起來,為了我們家園的美好明天,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敬愛的同學們: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我們生活在這個蔚藍的星球上,有明凈的天空,湛藍的海洋,溫暖的陽光,潔凈的淡水,肥沃的土地……可是,如果我們只顧肆意地享受地球給予的一切而不保護地球的話,地球母親就會變得面目全非,支離破碎。
保護環境,善待萬物,是人類共同的職責,為了人類的家園,我們都要行動起來,我們人人都要做一件重要的事——保護環境。
一、節約水資源的建議
(1)看見水龍頭沒關上,就隨手把它關上。
(2)在家里時,可以用淘米水來澆花,洗菜,洗臉,洗頭發等。
(3)少量的衣服可以用手洗,避免用洗衣機。
(4)洗手時,不需要開大量的水,用小量的水洗。
二、節約電資源的建議
(1)看見沒用還開著的燈,電視,風扇等,就把它們關掉。
(2)如果住的樓不高的話,就不要坐電梯,走走樓梯,鍛鍛煉也好。
(3)天氣不怎么熱時,盡量不要開空調和風扇。
三、節約紙資源的建議
(1)一張紙如果用了正面,還可以用反面。如果還有一些空的地方,還可以用來打草稿。
(2)練習本后面的幾頁是空的,而且沒有用,我們可以把那幾頁釘裝起來,用來打草稿。
(3)用完了的紙還可以收集起來,用來回收到專門能重新造紙的回收站。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了,希望大家能認真看一看。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讓學校,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吧!
敬祝
天天快樂,天天向上!
森林是人類的寶貴資源,森林除了自身的經濟價值外還具有多種作用:森林是自然的保護傘,在茂密的森林中成長著許許多多奇花異草、活動著各種各樣的珍禽異獸,繁茂的枝葉截留降雨,減弱水流對土壤的沖刷。
森林是龐大的氧氣制造廠,森林是良好的吸塵器,森林是自然界的保健醫生,每一片樹葉就是一個濾毒器。
森林是綠色的隔音墻,枝葉茂密的樹冠,對噪聲有很強的吸收和消減作用。
森林無時不在造福于人類,保護森林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十年樹木,一片森林的形成往往需要幾十年或上百年。
時值春季,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迫在眉睫。
1.嚴格遵守野外火源管理“八不準”規定。
即不準在山林中亂丟煙蒂;不準在野外點荒火;不準燒田坎、燒田草;不準在野外燒火取暖;不準在野外燒烤食物;不準在野外燒水做飯;不準在山林中燃放煙花、鞭炮;不準在山中用火燒蜂、驅趕野生動物。
森林防火,人人有責。
2.尤其是即將到來清明節上墳祭祖時,嚴防山林火災發生。
提倡大家文明祭掃,綠色祭掃,以敬獻鮮花等方式替代原來燒香、燒紙點燭,避免火情的發生。
3.家長作為學生的監護人,要積極配合學校,加強對自己子女的森林防火安全教育;要從維護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的高度出發,把森林防火教育作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不斷強化自己孩子的防火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
4.加強對防火的認識,明確防火的責任和失火應承擔的后果。
家長要教育好孩子不要野外用火、玩火、玩爆炸物等,嚴禁子女攜帶火種上學。
春天天干物燥,外出游玩時,教育您的孩子不得在林區內開展任何活動,嚴禁野炊。
5. 一旦發生森林火災,要立即報告,撥打救火電話119。
嚴禁獨自一人撲火,嚴禁組織老弱病殘和孕婦、兒童、小學生上山撲火。
造成森林火災,要依法承擔經濟賠償和法律責任。
讓我們共同謹記:
1、一顆煙頭能毀掉千頃林海,半柱香火可燒光萬畝綠原;
2、造成森林火災,燒毀林木是要承擔賠償責任的;
3、造成森林火災,視情節輕重,將依法受到行政處罰、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和判處有期徒刑等法律制裁。
綠水青山呼喚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風調雨順源于森林與生命相互依存,讓我們同心協力,防火護林,為保護我們的綠色家園而努力!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
----市小學
20----年----月----日
同學們:
大家好!
你們的媽媽給了你們生命,你們是不是應該報答你們的媽媽呢?那么我們的地球媽媽給了我們人類生存的資源和條件,那我們人類是否也應該報答地球媽媽呢?可是,我們人類不僅不報答地球媽媽,而且還破壞地球媽媽給予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自讓環境。
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若地球失去了我們人類生存的條件,那我們的子孫后代生活在哪里呢?以前地球媽媽給予我們的大森林,現在有些可恨的人們隨意砍伐樹木,不顧后果的濫用化學品,不但是森林漸漸地消失,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
人類啊我們的地球媽媽已經被我們傷害得不輕了,如果我們再不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地球媽媽,不久的將來,地球媽媽將消失在茫茫的宇宙里。
同學們,為了我們的地球媽媽,為了給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為此我有幾個小建議:1.提倡多種樹,少砍伐樹木。使地球萬代長青。
2.提倡不要垃圾,應該把垃圾分類扔到指定的垃圾箱中。
3.教育大家不要浪費資源,包括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
4.加強環保宣傳,形成良好的環保氣氛。
作為地球的小主人,改善地球環境和節約資源,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希望同學們能夠一起保護我們的地球媽媽。
【篇五】保護大自然的演講稿
四川的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大多建立在藏、彝、羌回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為了搶救大熊貓,少數民族同胞不辭辛苦,大力救護、醫療和喂養,使得許多瀕于死亡的大熊貓轉危為安,脫離險境。他們為保護大熊貓立下了大功。從這些圖片上可以看出大熊貓棲息地的少數民族和大熊貓和諧相處的環境,四姑娘山的神話傳說還為大熊貓賦予了神秘的色彩。其實關于大熊貓的傳說很多,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是這樣說的:“相傳以前大熊貓全身上下都是白色的,可是有一年一只大熊貓在野外嬉戲的時候遇到了野獸的襲擊被一位路過的牧羊姑娘給救了,熊貓雖然得救了,但牧羊姑娘卻在與野獸搏斗的時候不幸去世。大熊貓非常傷心地組織所有的大熊貓為姑娘舉行了追悼會,在追悼會上它們的肩上都披了一塊黑紗,哭的時候用黑紗去揉眼睛,于是眼圈變成了黑色,又由于它們非常的傷心抱頭痛苦,使手臂上的黑紗又把耳朵、手臂和腿都染成了黑色。所以今天所看到的大熊貓才穿上了黑白相間的衣服。”這雖然只是一個傳說,但也不難看出“人與動物,動物與人”和平共處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場景。
從大熊貓的區域面積分布圖,可以了解全世界大熊貓的分布,現在全世界大熊貓總數不超過1000只,而這些為數不多的大熊貓主要分布在秦嶺,岷山,邛崍,大小相嶺和大小涼山五大山系。由此表可以看出四川是大熊貓分布面積最廣的地區。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大熊貓的生活環境受到了很大的威脅,生活面積越來越小(僅1萬4千多平方公里),棲息地成破碎化,使熊貓種群之間不能夠相互通婚(繁衍),從而使得大熊貓始終掙扎在瀕臨滅絕線上。
看看大熊貓分布的沙盤模型,大熊貓的生活區域就一目了然了。大熊貓的分布南—美姑、西—洪壩、東—周至、北—白水江。為了讓大熊貓這一物種延續,截止20__年底,全國以保護大熊貓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建立了33個,其中四川有27個,陜西5個,甘肅1個。從模型中可以看出,全國最大的大熊貓分布區在四川和甘肅交接的岷山地區,這里的自然保護區占了全國自然保護區的80%。臥龍自然保護區所處的位置處于邛崍山脈東南緣,是我國最大的幾個自然保護區之一。
臥龍自然保護區地處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的高山峽谷地帶,區內最高處四姑娘山海拔高度為6250米,最低處為木江坪海拔1150米。這就是臥龍自然保護區的沙盤模型,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沙彎,它是整個臥龍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內有4條河:正河、西河、中河、皮條河,在這些河流兩岸的五一棚、英雄溝等地都分布著大熊貓。因為沒有受到人為破壞,西河是全國熊貓體系最好,分布最廣的地區。五一棚是世界上第一個研究野外大熊貓的觀察站,中外大熊貓研究者曾在那里為大熊貓研究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也取得了不斐的成績。而英雄溝則是臥龍自然保護區早期的大熊貓飼養場,后來,隨著大熊貓科研課題的不斷發展,飼養場搬至今天的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
“禽擇良木而棲”,每一種物種都會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生存繁衍的環境,大熊貓也不例外。憨憨的它們總是那么怕熱,所以它們一般都居住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深山老林里,當山下溫度較高的時候,它們會往山上遷移。由于海拔每上升1000米溫度就會下降6度的特殊氣候,臥龍正好符合了大熊貓的生存要求,夏季,當山外一切生物經受炎熱的考驗時,臥龍卻是溫溫潤潤的。這張海拔高度區間降水日照對比表就反應了保護區的這些特殊性。正是這樣的特殊性,讓保護區20萬公頃的土地上遍布奇花異草、珍禽野獸,從而為“國寶”大熊貓構筑了一個良好的生態樂園。
這是一幅植物垂直分布圖,從下到上分別是: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混交林、針闊葉混交林、亞高山針葉林、亞高山灌叢、高山草地、高山流石稀疏植物、最上面還有條雪線。而大熊貓等珍稀動物主要生活在海拔20__—3000米左右的針闊葉混叫林和亞高山針葉林之間。保護區內共有高等植物有4000多種。珙桐、連香樹、水青樹等都是非常珍貴的。作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珙桐因為它花瓣的兩個苞片很象展翅欲飛的鴿子,又被人們稱為鴿子樹。珙桐和大熊貓一樣經歷了第四紀冰川,所以也稱為植物中的大熊貓。杜鵑花是臥龍的一道風景線,區內有杜鵑30多種,其中團葉杜鵑最為珍貴,而巴朗杜鵑則是臥龍特有的。當春天來臨,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爭相競放,就象秋天點燃了整個山頭的紅葉一樣緊緊鎖住游人流連的目光。保護區內還有很多的中藥材,如龍膽草、大黃、天麻、雪蓮、貝母等。
現在我們來看看保護區的一些小生物。區內兩棲類有18種,最常見的有樹蛙、湍蛙、山溪鯢(又俗稱羌活魚,泡酒喝能治風濕和胃病);蛇類有21種,其中菜花原矛頭蛇是臥龍最毒的蛇,它的毒性僅次于眼鏡蛇。麗紋蛇是一種通過神經傳達毒素的蛇。一般來說在野外這些蛇都是不主動攻擊人的,除非你踩到它或者超過了它的安全距離。所以在野外行走的時候手中最好拿根木棍之類的東西邊走邊敲打。石爬鰷又被稱為石爬子,它是屬于一種冷水魚,身體扁平有吸盤這樣就不容易被湍急的水流給沖走,其肉非常細膩。
臥龍的動物種類很多,在這些動物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金絲猴,綠尾虹稚,金雕,白唇鹿、白臀鹿等。金絲猴屬中國特有的世界級珍稀動物,因其背上的毛很長似頭發絲,且顏色金黃形態乖巧可愛而得名。金絲猴可以分為4種,川,滇,黔,越南金絲猴。川金絲猴,據說《西游記》中的猴形就是根據川金絲猴的容貌特征設計出來的。最里面的大靈貓、猞猁、金貓、云豹、豹貓,這幾種貓科動物一看其面容就特別兇惡。它們是老弱大熊貓的天敵,而成年的大熊貓就不怕它們了。金貓我們又稱為雞豹子,它的毛皮會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春天的時候我們稱它為紅椿豹,夏天的時候是麻豹,秋天的時候為花豹,冬天是烏云豹,給人的感覺特別神奇。
那么,動物生存的區域具體在哪個位置呢?通常把中國分為東洋界和古北界,像大熊貓,豬獾等珍稀動物就主要分布在這兩個界的匯合處,通常越往北走動物體形越大,越往南走動物體形也越小。就象北方長大的人總是高高大大的,而南方長大的人總是嬌小一些一樣。
野外大熊貓的生活規律和影響大熊貓生存繁衍的眾多因素。現在是野外大熊貓的生活環境。融化的雪水從高高的巴朗山上一瀉千里,流入龍溪河。龍溪河內多奇石,河水幽藍清澈,兩岸野花芬芳,樹木蔥蘢。大熊貓和它的許多朋友們,如金絲猴、林麝、藏酋猴等珍稀野生動物就在這美麗的皮條河兩岸嬉戲、繁衍。
大熊貓生活的具體位置。由于大熊貓天生怕熱,所以他們一般都選擇棲息在海拔1500-3000米左右的山的陰面,同時還要隨季節的轉變而遷徙。冬天和初春,溫度比較低,大熊貓會選擇在低海拔的地方居住和采食。盛夏一到,他們便會往海拔高一點的暗針葉林遷移,尋找樹洞筑巢并尋求伴侶。金秋來臨,在發情期成功交配的雌性大熊貓將產下幼仔,然后做了媽媽的大熊貓就在樹洞里精心哺育它的孩子。在樹洞呆上一兩個月后,寒冷的冬天逼近,它們又將回到低海拔地區過冬,等待來年。
大熊貓的主要食物是各種竹子。不同的山系有不同的竹子,處于邛崍山脈東南緣的臥龍分布最多的是冷箭竹和拐棍竹。所以,在臥龍棲息的大熊貓最喜歡吃的是冷箭竹和拐棍竹。
全國對大熊貓的調查有三次。第一次是在1968年,是在四川王朗自然保護區進行的。當時普查的面積十分狹窄,數據有些出入。第二次大熊貓的普查是1986年至1989 年的全國性的調查。在20__年的第三次全國性普查是最全面,最具體的。其有關大熊貓的數據是最權威的。
和人類一樣,大熊貓家族同樣有著光輝燦爛的歷史。遠在黃帝時代,就有對他們的記載,當時人們稱它們“貔貅”,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西周,《尚書》和《詩經》中曾以“如虎如貔”,“獻其皮貔”對其進行描述,意為勇猛、威武、正義。在我國古代刀光劍影的戰場上,寫有“貔”字的軍旗迎風飄揚,以此來象征軍隊的強悍和威猛。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我國最早的地理著作《山海經》中也有對大熊貓的記載。書中說它專吃銅和鐵,因此又叫它食鐵獸。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貘屏贊》中也曾以頻繁的戰爭用盡了鐵和銅,以至大熊貓沒有食物吃的故事情節來抨擊朝廷置黎民百姓生死于不顧的荒淫。
雖然我國古代對大熊貓的文字記載有很多,但遺憾的是沒有它的一張畫像。到了20世紀30年代,蔣彝先生成功的為大熊貓繪制了一張畫像,于是他便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為大熊貓畫像的人。
1869年,法國傳教士david來到四川寶興,他被這種有著頑強生命力的動物感動了,并為其命名為“大熊貓”,自此它們的稱呼才得到統一并沿用到了今天。
雖然科學技術一直走在時代的前沿,大熊貓的繁殖育幼技術也得到了攻克。然而直到今天大熊貓這一珍惜物種仍然沒有擺脫滅絕的危機,究其原因,人類對大自然肆意地破壞難辭其咎。愛護大熊貓就要熱愛大自然,熱愛和珍惜生存的環境。
和人類相比較,大熊貓壽命是短暫的。人工飼養的大熊貓一般能活到35歲左右,而野生大熊貓則在25歲左右。而在這短短的生命旅程里,和許許多多的物種一樣,為了整個家族的延續,它們也要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務。
通過大熊貓的腦與大黑熊的腦相比較,科研工作者發現大熊貓的腦溝回比黑熊的深,這一現象說明熊貓是一種比較聰明的動物。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在許許多多的劫難中,大熊貓家族能幸存下來這和它的聰明恐怕是分不開的吧?當然,這純屬一種猜想。
有一個關于大熊貓的笑話是這樣說的,大熊貓一直有一個愿望,您知道是什么嗎?它們竟然企盼著人類有一天能給它們拍一張彩色照片!但是這種愿望居然被陜西秦嶺佛坪自然保護區的棕色大熊貓給領了先了。這只棕色和白色相間的大熊貓是在1987被發現的,它在全國可是獨一無二的,可惜的是現在它已經死了。但前不久人們又在陜西漢中發現了一只棕色大熊貓,科研表明棕色相間是大熊貓的一種原始體色,成年熊貓保持著這種體色說明是一種返祖現象。然而,更奇怪的是棕色的大熊貓都是在陜西發現的,到目前為止,其它自然保護區都沒發現過。也許,陜西的大熊貓都開始返祖了吧!
[中華大熊貓苑]臥龍自然保護區始建于1963年,地處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的高山峽谷地帶上,位于四川省阿壩州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縣境內。東西長52公里,南北寬63公里,海拔1200—6250米。年平均氣溫8.5度,總面積20萬公頃。臥龍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大熊貓、金絲猴、牛羚、珙桐等特有珍稀物種及高山生態系統為主的國家級綜合性重點生物圈保護區。是中國最大的大熊貓保護區,被譽為“熊貓之鄉”和“大自然的廣譜基因庫”。區內蘊藏著極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及生物多樣性,據不完全統計,植物有4000多種、高等植物450多種、昆蟲1700多種,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24種、動物47種,區內生存有100字左右的大熊貓占全國總數的10%。
在大熊貓苑內有很多竹子,現在看到的竹子叫楓竹,是從四川的南部引進過來。這種竹子營養價值比較高,枝葉茂盛,冬天會休眠,停止生長,次年三、四月份重新生長,八月份開始發竹筍,所以又叫八月竹。因為每一種竹子生長都有一定的自然規律,既開花、結籽、然后死亡。一般來說新長成竹林的生長周期為15—20年。在1974年和1983年前后兩次竹子大面積開花枯死給大熊貓造成了缺食的災難。這兩次歷史性的自然災害,奪走了很多大熊貓的生命,給熊貓的生存造成嚴重的威脅。尤其是1983年的那次災難,至今讓人心有余悸。臥龍地區95%的冷箭竹變成一片片黑色焦林,慘不忍睹。多數大熊貓逃離家園,遷向低山河谷,它們饑不擇食,啃吃苔草、樹皮、動物死尸充饑或到農民家中尋食,有的病倒餓死在逃荒路上。所以,目前我們從不同的國家、地區,引進不同種類的竹子,只要熊貓喜歡吃,能夠在臥龍生長,都會嘗試著栽種。
雌性大熊貓5—7歲性成熟。雄性大熊貓6—8歲性成熟。成年以后雌性大熊貓體重為80—100公斤,雄性大熊貓體重為100—130公斤。大熊貓一般3—5月發情交配、8—9月產仔。但有的大熊貓的受精卵不是馬上著床,要在子宮內游離一段時間,受精卵著床的事件與懷孕的事件有一定的關系,所以產仔期不一樣,最長的186天,最短的僅為81天。大熊貓一般1—2仔,到目前為止只有一次產3仔的成功例子。如果產雙胞胎也只有能力哺育1仔,其余的必須放棄,在人工飼養下的熊貓棄仔由人工育幼,在野外只能自生自滅了。大熊貓剛出生時的身體呈粉紅色,約一周后逐漸長出眼圈、耳朵、四肢上的黑毛,四十天左右睜開眼睛,八個月左右長出乳牙。
大熊貓剛出生時體重一般為130克左右,到目前為止,剛出生的大熊貓有體重最輕的為53克,最重為216克。大熊貓的哺乳期為18—24個月,人工授精條件下僅跟媽媽生活5—6個月就由人工喂養,目地是為了增加大熊貓的繁殖能力,擴大其種群。大熊貓的主食是竹子,但除了竹子以外,人工飼養條件還喂一些牛奶、蘋果、餅干、胡蘿卜、特制的窩窩頭等。
隨著季節的變化大熊貓采食竹子的部位也不同,春、夏兩季大多數采食竹杠,也吃竹葉。極少數只吃竹葉,它們吃竹杠和人吃甘蔗一樣,先去掉外層的青篾,只吃里面的黃篾。據不完全統計大熊貓吃的竹子有多種,由于生活的領域不一樣所采食的竹子種類也不一樣。在臥龍的大熊貓最喜歡吃冷箭竹和拐棍竹。成年大熊貓每天要采食10——20公斤的竹子。大熊貓看起來很笨,其實爬樹的動作特別快,是爬樹能手,目的是防止天敵豺、狼和豹的攻擊。大熊貓有13種叫聲。如發情期間會發出鳥叫聲,咩叫的求愛聲,發怒時發出犬叫聲等。大熊貓父親從不帶自己的孩子,也不認識自己的孩子,由大熊貓母親自己來撫養。古時候人們把大熊貓叫做黑白熊、大白熊、食鐵獸、猛氏獸、白豹、貊、白狐等。大熊貓是由肉食性動物轉化成食肉目當中的素食者。它屬于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大熊貓科、大熊貓屬。值得一看的是英雄母親“21#”,它從1996年連續6年產仔,共繁殖大熊貓9只,成活7只,則是大熊貓圈養繁殖歷史上還是首例。
還有一些半野外放養的熊貓,它們有些是在這里養老,有的則是從圈養到野外放養的一個過渡階段性放養。野外大熊貓種群數量已經非常稀少,而棲息地比較分散和孤立,影響了大熊貓小種群間的遺傳基因的交流。現在研究中心正在修建一座面積為2公頃的全封閉圈養場。它的研究內容是對幼年大熊貓野外生存能力進行培訓。其中包括采食能力、遷移線路、激素研究、放歸棲息地的評估與選擇,最佳放歸年齡、疾病的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