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幣的數法-視野
假如你也是賣生姜的,和我們家門口菜場里的那個小姑娘一樣,那么一天下來,你打算怎么數那么多一元硬幣?
這個小姑娘頗讓我吃驚,她用的方法很特別。她先在電子秤上“滴滴滴”地輸入了一個單價:16。6元每公斤,然后把一元的硬幣堆在電子秤上。于是,電子秤立刻顯示了金額,這個金額就是準確的一元硬幣的個數。
太了不起了!你也許會說:“有這么夸張嗎?這種小兒科,任誰都會,也太沒見識了吧?”我給你講個故事,也許你會同意這個方法確實了不起。
阿基米德是古希臘的著名學者,有一次,國王交給他一個任務,檢驗王冠是否為純金的,條件是不許破壞它。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這是極具挑戰性的。阿基米德為之苦思冥想寢食不安,就是想不出辦法來。一天阿基米德去洗澡,當他浸入盛滿水的浴缸中時,靈機一動,豁然開朗:將王冠浸入盛滿水的容器中,溢出水的體積正好等于王冠的體積,然后將王冠的重量除以溢出水的重量,就算出了王冠的比重,與純金的比重相比較,不就可以檢驗王冠是否為純金了嗎?而且這樣做對王冠絲毫無損。阿基米德大喜過望,據說他從浴缸中一躍而起,赤身露體跑到街上大叫:“尤里卡(我找到了)!尤里卡!”
這個故事我想大部分人都聽過,這個方法,就是把黃金的重量,通過恒定的密度,“轉換”為體積。這種“轉換”,被后人起了很多名字:“突破性思考”,彌補“缺失的鏈節”等等,都是用來夸贊阿基米德的“轉換”。甚至到后來,一個世界性的發明博覽會就以這句“尤里卡”命名。
不信,下次存錢的時候,也許你可以問問柜員:一元硬幣多少錢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