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作家常河試水作文變“高考滿分作文”多家公號造假
原標題:試水作文變“高考滿分作文” 多家公號造假騙閱讀量
常河
昨天,一篇名為“我不是‘劉忠孝’,也不是滿分作文考生,只是想請您尊重事實”的文章在朋友圈里流傳開來,該文章的作者是安徽知名作家常河。發出這份“聲明”,是因為他前段時間寫的一篇高考試水作文,竟在多省被冠以“滿分作文”遭多家公號四處傳播,讓他頭疼不已。“這樣偷換概念、不負責任地篡改和傳播,是對以后的考生的誤導。”
事件 試水文成了高考滿分作文
常河是安徽省知名作家,從2011 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會應媒體之邀,模寫高考作文。比如,2011 年的《時間在流逝》、2023 年的《誰在裸泳》、2023 年的《不在耳光下奮起,就在紅唇里沉淪》……常河每年寫的試水作文,都有一定的傳播量。
今年,高考作文題目出來的當天,常河再度應邀寫了一篇高考試水作文,《有夢想,哪個時代都了不起》。“拿到作文題目后,當天中午花了40分鐘寫的,第一時間發表在了我自己的公號上。”常河說,到目前為止,自己公號上這篇文章的閱讀量在2.6 萬,已被80 多個公號轉載,雖然經過常河授權的不超過10家,但轉載后,基本都保持了原汁原味,也就是留有“試水作文”的標簽。
6 月24 日,也就是安徽高考成績發布的第二天,有朋友給常河轉來一篇文章:《湖南省臨湘市,高考狀元劉忠孝同學(忠防籍)滿分作文,佩服!不愧為狀元,為你驕傲!》打開一看,常河吃了一驚,“這不就是我寫的試水作文嗎?怎么就成了高考滿分作文,還是湖南考生寫的,有名有姓。”
但這場傳播并不止于這一篇文章,隨后,這篇試水作文被頻繁轉發,并且地名、作者也不相同,有河南的、安徽的、廣西的,有叫劉忠孝的,也有叫曾楷徽的,但相同的是,此文被冠以2023 年高考“滿分作文”,多家公號上此文的點擊率超過了10萬+。
作者 個人公號寫文章還原真相
“真的是徹底把我弄糊涂了。”常河說,一開始,有朋友告訴自己被轉載時,還沒有太在意,畢竟文章是自己的,被傳播是對文章的肯定。但傳得多了,甚至有公號偷換概念以“滿分作文”進行傳播時,他就感覺事情已經變了味,并且有必要站出來進行澄清。
“因為這篇文章是站在一個成年人視角,與考生的觀點、視界都不同,如果被傳成滿分作文,怕對后來的考生有一些壓力和誤導。”
但篡改文章后轉載的公號,實在太多了,還有一些是直接復制粘貼,在朋友圈或微信群里進行轉發,常河也想過舉報,但怕耗時費力效果還不理想,最后不得不放棄了。思慮之下,常河在自己的公號中寫下了開頭那篇澄清文章,常河稱,此舉不為爭名,也無利可談,只是要還原真相,并且希望停止惡意篡改轉發。
律師 已侵犯著作權人多項權益
對此,記者也采訪了安徽兩名律師,律師稱,這些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篡改轉發的行為,已經侵犯了著作權人的著作權、改編權及署名權。“這是一種典型的剽竊、抄襲、篡改他人著作權作品的違法行為。”
根據著作權法規定,侵權者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停止侵權,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如果用于商業公號,還涉及民事賠償責任。權利人可以采取自力救濟方式維權,比如發聲明,要求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在侵權媒體上向常河道歉,更正侵權作品、消除影響,也可以委托律師訴請人民法院判處。
律師還表示,目前立法對侵犯知識產權的打擊力度還不夠,像這種公然惡意剽竊、抄襲、篡改他人作品的,除了承擔相應民事責任,還應予以行政處罰,嚴重的還應追究刑事責任,賦予知識產權局對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更多的行政處罰措施,比如罰款、吊銷執照(封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