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榜樣知青歲月心得體會范文五篇
【篇1】青春榜樣知青歲月心得體會
根據學習計劃,我用兩天時間閱讀了《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這本書,此書通過當年與總書記在插隊時同吃同住同勞動的鄉親和知青面對面對話,向我們呈現了總書記在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間在陜西延安梁家河插隊時的生活、學習、勞動時的點點滴滴。通讀全文,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青年時期的總書記身上三個閃光點:
酷愛學習,甘于分享。
在去延安插隊時,總書記給大家第一印象就是書多、愛看書。在去延安插隊時就帶了滿滿一箱子的書籍,書籍種類繁多,涉及面廣,不管在窯洞、田間地頭,還是趕集出差,也不管白天黑夜,都書不離手,孜孜不倦地從書的海洋中汲取營養,而且長期堅持,這為年輕時期的總書記了解世界、認識世界提供了豐富的知識積累,對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總書記還非常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識,對梁家河大隊的社員,總書記通過講故事、辦學習班以及和年輕人聊天的形式分享自己豐富的知識,幫助生活在封閉小山村的社員增長知識;對有閱讀能力的年輕人,通過借書,分享書本知識,開闊社員視野。
安心插隊,成為黃土地的一份子
當年插隊的知青從生活優越的大城市突然來到自然環境惡劣,生活極其艱苦的陜北延安,絕大部分都受不了這份罪,無法安心勞動,更無法在內心融入當地的生活、生產,一心想著如何盡快離開??倳浤苡眯目朔щy,順利過了“五關”,并通過自己的努力,積極參加勞動,多與社員交朋友,無私幫助有困難的社員,并發揮自己豐富的知識優勢,出謀劃策,迅速得到了社員們的認可,從一名“黑幫子弟”變成了社員眼中的“好后生”,黃土高坡的群眾不僅接納了總書記,也磨礪了他堅定的意志品質。總書記也忘記了自己的知青身份,將自己完成當成了梁家河的社員,成為了黃土地的一份子。
為民辦實事,當好黨支部書記
在梁家河大隊當黨支部書記,應該是總書記從政的起步階段,在此階段,總書記時時處處為民著想,不但帶領社員打了5片壩地,還根據實際需要,辦沼氣、打井、辦鐵業社、種烤煙、辦代銷店,大大方便了社員的生活,提高了生活質量,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贊揚,這一階段是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初步實施階段。兩年多的大隊黨支部書記工作經歷,是總書記為民辦實事治國理政精神的萌芽階段,之后在縣委書記、市委書記、省委書記和黨的總書記任上,總書記無時無刻都在詮釋為民辦實事的執政理念。
本書語言樸實生動,形式新穎,使我們對一位大國領袖成長經歷的重要階段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直接的了解,對各級群眾更加深入了解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思想的形成、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是一本非常難得的黨建教育讀本。
【篇2】青春榜樣知青歲月心得體會
通過學習《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我認為,可以用“四個再現”來彰顯青年習近平的人格魅力:一是再現了一位吃苦耐勞、踏實干事的青年習近平;二是再現了一位勤奮好學、志存高遠的青年習近平;三是再現了一位一心為民、重情重義的青年習近平;四是再現了一位意志堅定、敢于擔當的青年習近平。從中可以感受到領導干部成長的“四點啟示”:一是樹立正確的“三觀”,即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領導干部健康成長的根本;二是緊密聯系“三實”,即思想實際、崗位實際、工作實際,是領導干部能力提升的關鍵;三是始終充滿“三情”,即對黨的理論認同之情、對人民群眾的樸素熱愛之情以及對組織培養和同事相助的感恩之情,是領導干部執政為民的內生動力;四是認真踐行“三家”即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風,是領導干部健康成長的基石。
作為一名普通黨員,就要切實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增強自己在思想上擁戴核心、在政治上維護核心、在行動上緊跟核心的政治定力。更重要的是要學習好總書記作為黨員干部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體現的各種優良習慣和作風品質。
一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勤奮好學的精神。書中受訪者提到,習近平在梁家河待了七年時間,沒有離開過書本,沒有放棄過讀書,就算是在工作最繁忙、最辛苦的時候也沒有放棄讀書和思考。正是由于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對知識的儲備,對知識的海納百川,才有了后來不斷發展的潛力和為民辦實事好事的能力。我們現在身處中國歷史上經濟社會發展最好的時代,物質條件優越,更應該注重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思想,凈化自己的靈魂,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踏實肯干的作風。習近平從一名農村大隊黨支部書記到黨的總書記,從普通公民到國家主席,一步一個腳印,用實干的精神詮釋了只要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祉、辦實事,就會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可和擁戴。我們基層普通黨員干部都要學習總書記這種沉下身子、耐下性子,從一件件小事干起,竭盡全力把每一項工作做好、做精,做出實效、做出特色,無愧于良心、無愧于組織,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境界。
三要學習總書記心系群眾的情懷。對基層群眾感情至深,是習近平的顯著特點。我們要學習總書記這種為民愛民情懷,始終牢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不忘初心、真心為民,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記心中、落在實處。在扶貧攻堅方面,我們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扶貧開發聯系點,聽民聲、釋民惑、解民憂、惠民生,盡最大努力為老百姓解難事急事、辦實事好事。
【篇3】青春榜樣知青歲月心得體會
讀總書記的七年,學他的勤學苦讀??倳浭恰澳挲g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隊時間最長的知青”,盡管條件艱苦,但總書記從沒有放棄讀書和思考,甚至是“癡迷”閱讀,有一點點空閑時間就坐下來看書,讀書成癮。作為青年的我們,更要多讀書,讀書可以汲取知識、改變思考、開闊眼界,可以使自己在工作中有所創造,有所成就,可以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采,充滿情趣。
讀總書記的七年,學他的敢于擔當。因為公道正派,頭腦靈活,又肯干,被大家推舉為大隊黨支部書記。辦沼氣、打水井、辦鐵業社,積極作為,心系群眾,干了許多好事。作為正處于成長時期的我們,更要學會擔當,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工作和生活,養成遇事沉著冷靜,即使事務再緊急,也要條分縷析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讀總書記的七年,學他的志存高遠。曾任延川縣文安公社知青專干的劉明升說:“近平立志辦大事,不搞形式主義?!迸c習近平一起到延川縣梁家河插隊的知青王燕生說:“近平在困境中實現了精神升華?!笨倳浖恼Z青年人,忠于祖國不負時代,勉勵青年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放飛青春夢想。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包括廣大青年在內的每個中國人的夢,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和殷切期望,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和鞭策,要牢記在心,付諸于行,扣好人生的每一??圩樱吆萌松拿恳徊?,在強國逐夢的新征程上綻放光彩。
【篇4】青春榜樣知青歲月心得體會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再現了習總書記知青時期的艱苦生活和成長歷程,是一本提升人生品格、錘煉思想覺悟的生動范本。第一黨支部全體同學進行了認真學習與交流,感想頗豐,現將交流感想匯總如下:
一、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縱觀習近平總書記的成長史是一部奮斗史。胡春立說,習總書記在上山下鄉時,從“扁擔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層一層掉皮、出血”到“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繭子,就不怕扁擔磨了”的磨練中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升華。陳良棟談到在七年知青歲月里,習近平一步一步地過了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思想關等難關,也就是這些經歷才錘煉了他堅強意志和毅力。杜君璞談到,苦難是一筆人生財富,越是在逆境中越是要忍耐、堅持、充實自身,只有這樣才能成長自我,正所謂“梅花香自苦寒來”。張炎子認為,當代青年不會再有上山下鄉的那種歷練,也很少會有吃不飽肚子的擔憂,但是同樣會碰到“苦”的環境、嘗到“苦”的滋味。作為生活在新時期的青年一代,像青年習近平那樣,敢于吃苦、樂于吃苦、善于吃苦、不忘吃苦。
二、求知若渴志存高遠
酷愛讀書,是《歲月》中幾乎每一位受訪者都談到的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刻印象。羅緒春說,青年習近平到陜北插隊,只帶了兩個行李箱,里面裝的全是書;“白天勞動、晚上看書”成為總書記知青歲月的生活常態,而且一直堅持,廣泛涉獵了歷史、政治、哲學、文學、外交、傳統文化等領域的大量書籍,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嚴鼎程引用李書磊的話講到“向學的人不墜其閱歷實踐之志,實踐的人不失其向學求道之心?!蓖踔矣陆Y合自身學習生活總結道,要堅持理想與現實的統一,目的與手段的統一,研究與宣傳的統一。李衛軍認為,個人不僅要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的內在修養,更要與整個社會融為一體,把握時代脈搏。
三、嚴于修身勤于律己
總書記是在“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環境下,艱難而又準確地扣好這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薄海說,“通過讀《歲月》體會到做人一定要有要求,做人一定要熱愛學習,做人一定要辦實事。”馮靜談到了積極人格的培養的重要性以及克服消極心理的方法,即“擴大人際交往,多和正能量的人接觸,在艱難困苦中自我鼓勵,增強執行力”。潘志宏說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習近平的修身律己也來自于祖德家風的傳承和影響?!蓖醮罅终f“看天氣、接地氣、有骨氣、沒脾氣”是習近平知青時期的優秀養成。
四、腳踏實地心系群眾
習近平總書記“在走上社會之初就與最底層的中國農民同甘苦共患難,由此培養了他一生都割舍不斷的深厚感情——從心底里熱愛人民,把老百姓擱在心里”。黃自立讀到習近平為群眾打壩、修梯田、打井、對乞食老漢“解衣推食”、幫助老漢拉車、幫群眾找豬、為救治受傷村民而急壞了……這些體現了同胞情誼、濟世之心。朱丹丹講到“習近平在梁家河插隊期間,一心想著為當地群眾辦實事,試圖改變當地落后面貌。這種為人民服務,踏實肯干的實踐品格激勵著我們青年一代。”張志剛也談到“要崇學尚讀,腳踏實地埋頭基層,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最后,組織員辛老師對大家的學習交流做了總結,指出《歲月》這本書很好,對于引導我們樹立遠大理想、強化責任擔當意識、傳承勤奮好學進取精神、培養愛民為民的家國情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戒驕戒躁,堅定人生信念,把握好人生定位,吃苦耐勞,勤鉆研、多讀書,將自身學習、實踐與理論、啟示結合起來,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
【篇5】青春榜樣知青歲月心得體會
“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边@是我曾經在一次學習交流會上聽到的對當代先進青年的生動比擬,而近日在拜讀了《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后,使我對青年錦繡年華的寶貴、厚積薄發的力量和任重道遠的擔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體味??倳浿赋龅摹扒啻菏怯脕韸^斗的”以及對廣大青年“準確扣好人生第一??圩印钡拿銊睿屛毅懣逃谛?、久久不能忘懷。習總書記堪稱是青年的楷模、學習的榜樣,他讓我們堅信,在“兩個一百年”的偉大征程中要用不長的時間做不平凡的事,在將來用做回憶的青春中譜寫精彩的篇章。
“一個好社會,不是以有多少富人去衡量,而是沒有窮人?!?/p>
青年時代便告別首都優越物質生活而堅定地要到當時窮鄉僻壤的陜北插隊,習近平總書記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我們做出了示范。窮則思變,不等不靠、黨員帶頭,祖國青山綠水處處都蘊藏著無盡的金銀寶藏;沒有生來就該貧困受窮的村寨,因為這片神州熱土上誕生了時刻沖鋒在前的黨旗和扎實肯干的可愛人民。一個人要活出精神來,一個村莊也要活出精神來;一個黨員活出不怕吃苦犧牲、奉獻不計得失的精氣神,就能帶動一群人、一片村精神煥發、走向富強。就像前不久央視頻道播出的《榜樣》特別節目中的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樂平鎮塘約村黨總支書記左文學所說,如果黨員在乎的不再是個人一年掙30萬還是3萬的差別而關鍵在于做了多少事、鄉親們如今能掙到多少錢了的問題,一個國家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掉隊的目標便會信心倍增、前景可瞻!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p>
習總書記初到梁家河插隊的時候過“四關”的經歷,對于我們這群今年9月來到服務地開展支教的中國青年志愿者第十九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們來說感受得更為深切,并引發出強烈的思想共鳴。“思想關”普遍是第一位的,既然選擇了支教這條路,便要披荊斬棘不再回頭,縱使千難萬險,只顧風雨兼程。不去艷羨昔日四年同窗參加工作的月入高薪,不去追念在母校懷抱時師長的關愛呵護,也不會再去理會嘶啞的喉嚨和嗆人的粉筆灰,站到三尺講臺上,責任與使命感清楚地告訴自己必須講好每一個知識點、解決掉一雙雙充滿天真可愛和求知欲的小眼睛里的問號與難題?!敖巧P”則時刻提醒、敲打著我們謹記從學生到老師的身份轉變:2024的上半年我們還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學生,但從這個金秋九月起,教書育人已成為我們的天職。不是師范專業沒有批改過作業?面對數十張認真聽講的小臉卻不知該講些什么?還有考不完的測驗、寫不透的教案……沒二話,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多聽多學多練,只為教好我可愛的學生們!
除此之外,還有從白山黑水的東北初來乍到浸潤著革命先烈鮮血的紅土地上,抗不住當地無辣不歡的“飲食關”、跨越2000公里家與贛鄱的距離油然而生的“鄉親關”等等,但看到《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中的“跳蚤關”時,又不禁讓我們捫心自問,當前遇到的不適與考驗比起習總書記青年時插隊下鄉的經歷來說是多么微不足道,支教隊員們互相勉勵著再次燃燒起熊熊熱火、迸發出新的力量!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精神,崇高的事業需要好的榜樣引領?!?/p>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作為當代青年,需要以青年習近平為榜樣,勇當、爭當全面深化改革事業里的排頭兵。這樣的榜樣,還讓我想到了搏擊長空、守疆衛國的飛行團長劉銳,想到了開山填河、改變農村貧困面貌的吳金印,想到了大國工匠胡雙錢,想到了人民的好縣委書記廖俊波……一位位、一組組在改革發展浪潮里涌現出的先進代表人物,無一不在告訴、鞭策著正處在大好青春時光里的我們一個道理:工作無貴賤,職責有分工,但殊途同歸、信念相通,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誓言。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里有“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們,前所未有的走向復興中就有用行動乃至生命詮釋共產黨人一身正氣、心系群眾、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的華夏好兒女!
學“習”青春好榜樣,喚醒作為青年黨員精神先進性,更要繼承榜樣帶給我們的無窮力量。習總書記曾強調,全黨同志要增強“四個意識”,我們向青春榜樣習近平學習,是對看齊意識的一項具體實踐。作為光榮的新時代青年,尤其是更有幸早早加入組織的共產黨員,對黨的忠誠是無限的,干事創業、帶頭沖鋒的革命精神也是無窮盡的。用我們的熱血和干勁,擼起袖子加油干吧,做出實效、做出成績,助力“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向著青年“志當存高遠”的詩和遠方高歌猛進!